热搜词:

韩红母亲去世才3天,令人担忧的事还是发生了,后事安排遭质疑

4 月 13 日,我国著名的歌唱家雍西女士离世,享年 78 岁,而她的后事,则是由女儿韩红一手操办。

在发完讣告后,韩红谨遵母亲的遗嘱,极可能的将葬礼变得简单,除了一些关系极好的亲戚朋友到场,其余的人连葬礼场地都不知在哪里。

可在雍西去世 3 天后,最令人担忧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还沉浸在悲伤中的韩红,迎来了一波铺天盖地的网暴,甚至于还有粉丝直接怒斥其为 " 不孝女 "。

雍西的时代之歌

雍西最初的名字是雍西 · 扎西,出生在西藏昌都一个普通的家庭。

那时候西藏还没有和平解放,日子过得很艰难,她很小就要干很多活。

但是生活的苦难并没有让她失去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广阔的草原上,总能听到她动听的歌声。

1951 年西藏和平解放,雍西的生活彻底改变。

18 岁时她在昌都被服厂当纺织工人,有了以前不敢想的平等和自由,最重要的是,她可以自己选择人生。

因为歌唱得好,雍西被西藏军区歌舞团选中,开始了自己的歌唱生涯。

在歌舞团里,她认真学习唱歌的知识,凭借天赋和努力,很快成为团里最有希望的新人。

1964 年,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群众在北京举办了一场业余演出。

当时雍西肩负重任,要演唱那首著名的《北京的金山上》。

那时候的她并没有太多舞台经验,但她用对歌曲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热爱,把这首歌唱得动人心弦,打动了现场无数的观众。

她的精彩表演,得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高度赞扬。

周总理还特别接见了这位来自西藏的年轻歌手,雍西也因此声名鹊起。

事业上的成功也给雍西带来了美好的爱情,她和相声演员韩宝来喜结连理,并在 1971 年生下了女儿韩红。

母女疏离隔阂渐生

1977 年歌唱演员韩宝来在演出时意外去世,这让他的妻子雍西和年幼的女儿韩红备受打击。

雍西突遭变故,悲伤难以言喻。

为了给女儿营造一个相对完整的家庭环境,她决定和医科教授周宇翔组建新的家庭。

希望新家庭能够弥补韩红缺失的父爱,让她健康快乐地成长。

然而,这个决定却加深了与女儿的隔阂。

韩红难以接受母亲再婚,这让她既渴望父爱,又想得到母亲的陪伴。

母亲雍西的离开,在她幼小的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痛。

为了避免女儿持续抵触,雍西不得不忍痛割爱,把韩红送到奶奶家寄养。

奶奶无微不至的照顾,给予了韩红一个温暖的家,也让她慢慢开始体谅母亲的难处。

然而,母女之间的感情裂痕仍然难以修复。

韩红曾说,妈妈给她的温暖几乎是零。

简短的一句话,说出了她小时候缺乏妈妈的爱,非常渴望母爱。

后来韩红主动联系了妈妈,她们的关系慢慢变好。

2003 年演唱会上,妈妈雍西摸着女儿的背,很多人被感动了。

但是这个迟来的拥抱,并不能完全补好韩红小时候受伤的心灵。

即使妈妈老了,住在韩红家,她们的关系还是很复杂。

韩红明白妈妈当时的难处,也学会了不怨恨,但是她心里深处的伤,不容易好。

爱的回响声声不息

韩红和很多明星不一样,她选择了做公益。

她热心参与慈善活动,像是汶川地震,还有创办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等等,哪里有困难,哪里就能看到她。

她没有选择常见的明星道路,也不太在意别人的说法,只是默默地奉献,用自己的行动来回报社会。

韩红这种 " 非典型 " 的性格,和她的成长经历有很大关系。

因为小时候缺少关爱,让她对 " 被需要 " 这件事特别在意。

她把渴望爱与关怀的心情,化作了帮助别人的动力,用实际行动展现了爱的真正意义。

即使小时候家庭不够完整,韩红也没有因此沉沦,反而变得更加坚韧。

面对各种怀疑和指责,她默默承受,努力坚持,最终证明自己是清白的。

她从一位家喻户晓的歌手,慢慢转变成了一位肩负着重大社会责任的慈善家。

雍西离世后,韩红谨记母亲的遗嘱,她尽可能的将葬礼举办得简单。

面对网友们得质疑,韩红并没有理会。

有人说她是 " 不孝女 ",明明有这么多得钱还不愿意为母亲的后事操心。

也有人认为韩红的做法就是在作秀,她想借此机会再次翻炒自己的名气。

然而这两点又有哪一点说得通呢?

韩红如果真的不孝顺,她能将晚年的母亲接在身边日日夜夜陪伴?

所谓的风光大办,无非也都是做给活着的人看的罢了。

至于韩红的名气还用不用翻炒这问题,那就更不必说。

作为我国的殿堂级女歌手,被央视捧在掌心的韩红,说实在的真的不需要这些虚头八脑的加持。

韩红继承了母亲的坚强和对艺术的热情,但选择了另一种方式去表达爱,回报社会。

雍西和韩红母女两人,虽然从事的领域不同,但都用自己的方式为社会贡献力量。

雍西的歌声虽然不再响起,但她对艺术的执着和对生活的热情,会一直被人们铭记。

韩红会继承母亲的精神,坚持不懈地在公益事业上奋斗,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金山上的歌声不再响起,但它蕴含的精神力量会一直留在人们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