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启动 呼吁全过程管理
央广网北京4月16日消息(记者 雷妍)“过去大家谈癌色变,我们一直在努力做到谈癌色不变。”日前,2025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暨中国抗癌日启动仪式在重庆举行。启动仪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指出,要按照整合医学的思维开展肿瘤防治工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不怕癌症。”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位列我国居民主要死亡原因首位,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癌症防治,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行动。”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吴永忠介绍。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和人们认知的提升,我们对肿瘤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从病因预防到早期诊断,从个体化治疗到康复护理,癌症防治的科学方法正在不断更新完善,远离高危因素、做好定期筛查等正确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癌症总体防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发病原因复杂多样,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而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持续提高公众对肿瘤的认知和防治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这就要求我们持续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开展筛查与早诊早治、规范诊疗等内容,广泛开展癌症防治健康科普知识宣传,形成防癌抗癌合力。”吴永忠说。
活动现场,由中国抗癌协会组织专家编写的《中国肿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识(2025)》正式发布,该书覆盖28个瘤种、41个技术,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为公众分享核心知识。
“核心科普知识”旨在鼓励高风险人群主动参加癌症筛查,促进早诊早治;指导癌症患者及时接受规范化诊疗;通过全过程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同时倡导群众践行健康生活方式,控制癌症风险因素,让科学的癌症防治知识“我知你知”。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众多丰富、有趣的活动,樊代明院士与50名肿瘤专家开展义诊咨询,免费开展血压检测、超声检查等,并发放癌症防治健康宣传资料。700多名癌症康复患者参加的“健康跑”活动,用积极、乐观的行动证明“癌症并不等于生命的终点”。
除了线下活动,田艳涛、支修益、陈小兵、邹冬玲等全国知名肿瘤专家线上开展“大咖科普秀”,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也组织专家开展30余场癌症防治科普讲座,将在4月陆续直播,详细分享常见癌症的防治知识,助力民众正确认识癌症,消除癌症防治误区,让大家“谈癌不再色变”。
2025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暨中国抗癌日启动仪式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重庆市渝北医院等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