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不是睡得香 东莞一男孩1小时睡眠呼吸暂停146次
近日,家住东莞的5岁男孩小吉(化名)和父母来到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东莞市儿童医院)求医。小吉夜间睡觉频繁打鼾,打鼾时偶尔还会发出“嘶鸣声”,伴张口呼吸,白天嗜睡明显。
腺样体堵塞鼻咽通气道
通过一系列检查,小吉被诊断为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睡眠障碍。增殖体摄影检查发现小吉腺样体肥大,腺样体堵塞鼻咽通气道达Ⅳ度,而睡眠监测显示小吉AHI(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为每小时146次,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为62%。
呼吸气流中止10秒以上,就属于呼吸暂停。该院耳鼻喉科主任苌江解释道:“通俗来说,患儿夜间睡眠出现憋气的情况每一个小时平均发生了146次,正常人小于5次每小时,睡眠期间处于重度的缺氧状态,这种情况甚至比在几千米的高原上睡觉缺氧还严重。”
小吉的妈妈看到诊断结果也着实慌了,没想到孩子的睡眠问题这么严重。她说,小吉从一年前便开始打鼾,起初以为孩子睡得香没太在意,哪知道是遭罪呀。
苌江表示,在日常门诊中,他也时常会接诊到这样的患儿。当孩子睡眠过程中存在频繁打鼾、张口呼吸、睡眠憋气、呼吸暂停易醒时就要警惕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OSA是藏在儿童睡眠中的健康发育隐患,家长要有足够的重视。
据悉,儿童OSA是指儿童睡眠过程中频繁发生上气道阻塞,干扰儿童正常通气和睡眠结构引起的睡眠呼吸障碍疾病。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过敏性鼻炎、鼻窦炎、肥胖和小下颌等颌面发育畸形都易导致儿童OSA。
儿童OSA不仅影响儿童颜值也会导致发育障碍。儿童OSA长期张口呼吸,会影响牙颌面发育,容易造成“腺样体面容”,表现为唇外翻、唇厚、牙齿排列不齐、上颌骨变长等。又因睡眠缺氧致使生长发育迟缓、记忆力下降、学习成绩下降、行为异常等。此外,儿童OSA也会导致儿童发生分泌性中耳炎、神经认知损伤、内分泌代谢失调,甚至增加成年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等。
腺样体肥大一定要切除吗?在耳鼻喉科门诊中经常有家长来寻求答案。苌江表示,不一定。腺样体肥大是体征诊断,是否需要切除需结合症状进一步诊断。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参与了2021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儿童扁桃体腺样体低温射频消融临床实践指南》的编纂工作,并连续三年在《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中引用量排名第一。基于这一成果,医院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部门委托,参与制定了相关国家行业标准,并于今年发布,为儿童OSA诊疗提供依据。
如果家长怀疑孩子患有OSA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根据医生建议进行相关检查。一般包括扁桃体、口咽部检查和腺样体面容判断以及肥胖评估等。有些还需做鼻镜、鼻咽侧位X线或CT,以检查腺样体鼻咽堵塞情况、鼻腔黏膜充血状况和鼻中隔有无明显偏曲、鼻咽和咽喉部结构等,以评估上呼吸道的狭窄程度。必要时还需进行睡眠监测,这是OSA的标准诊断方法,能够准确判断孩子睡眠呼吸情况。
一旦确诊儿童OSA,医生会根据评估积极治疗鼻腔疾病、控制过敏、改善鼻腔通气等。另外,还需要控制体重、调整睡姿,有的患儿可能需要佩戴呼吸机改善缺氧或者佩戴口腔矫正器。保守治疗不理想的,经综合评估还可以进行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等手术治疗。
文 | 姚梓婷
图 | 受访者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