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 | 青山铺镇洪河村:以“诚”立村 绘就文明乡风新画卷
在洪河村万亩良田片区建设时期,春节临近,工程款却迟迟未到账,“还等着这笔钱回家过年呢,不是说好了会发吗?”面对农民工们的不满与不安,承包了建筑工程的洪河村黄莲塘组组长主动站出来做群众思想工作,向大家承诺工程款一定会按时发放。为了兑现自己许下的诺言,王文革在大年二十九到银行进行贷款,将工资按时发到了每一位农民工手中,“说到就要做到,答应了的事情就算再难也要做到!”王文革表示。
洪河村洞天岸组党员、镇人大代表杨维的母亲因病去世,母亲去世前叮嘱杨维要丧事简办,但众多亲戚极力反对,仍坚持要按旧俗操办,要请戏班、摆流水席,杨维顶住压力,强忍悲痛,信守母亲遗愿,只简单地举行了追悼仪式,为移风易俗树立了好的榜样。
像这样的故事村里还有很多,这些感人至深的优秀事迹被村民们口口相传,在潜移默化中涵养着淳朴民风,促推着文明乡风,成为乡村振兴中最动人的精神底色。
生态治理中的诚信担当
麻林河是青山铺镇农业生产的主要命脉,曾几何时,北部乡镇的养殖户们追求“养猪致富”随意排污,加之沿线挖沙取土者违背自然规律肆意开采,让麻林河沦为了“纳污河”,成为当地生态诚信缺失的痛心见证。近年来,洪河村以“一诺千金”的担当,践行生态承诺,用“说到做到”的实际行动重塑绿水青山。
村民们纷纷响应,自发拆除破旧房屋400平米、让出菜地围栏1200米、腾退土地8000平米,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着“大事一起干”的治理诚信。如今,这座由闲置宅基地改造的驿站,不仅成为民主议事的“阳光客厅”,更化身为邻里和谐的“温情纽带”。在这里,村民们常说: “地方是大家让出来的,事情更要商量着办”。
从一砖一瓦的让渡,到一言一行的诚信,吴家咀组用8000平米的集体礼让,丈量出了文明乡风的温度,也让这座小小的连心驿站,成为了洪河村最动人的精神地标。
站在麻林河畔远眺,万亩良田与生态河道交织成绿色锦缎。洪河村以“诚”为笔,在湖湘沃野上挥毫泼墨:村民们口口相传的诚信故事中,传递着“以诚为本”的处事理念;生态治理的碧水清波里,流淌着“一诺千金”的责任担当;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中,诠释着“言出必行”的治理智慧。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诚信的种子已生根发芽,终将长成支撑洪河村永续发展的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