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为什么美国必败,中国必胜?
最近,关税战被特朗普打成了笑话,已经沦落到自己给自己台阶的地步:“145%是非常高的,不会有那么高的……它将大幅下降,但不会是零。”曾经在关税问题上态度强硬的特朗普,这番言论无疑像是认怂的信号,而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也承认与中国的关税对峙僵局“难以为继” 。美国为何突然态度软化?在这场关税战中,美国又为何注定失败,中国又凭什么能够取胜?答案就藏在以下五点关键因素里。1、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四处插手,搞得自己焦头烂额。在中东地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冲突不断,美国作为以色列的坚定支持者,深陷其中难以自拔,不仅耗费大量资源,还因偏袒立场遭到国际社会谴责。与此同时,美国对也门展开轰炸,让地区局势更加动荡,进一步分散了精力。再看俄乌冲突,美国试图通过政治、经济手段干预,却未能推动停火,特朗普政府也为此头疼不已。在这种多线“作战”的情况下,美国难以全身心投入关税战,而中国则能心无旁骛地应对挑战,在国际市场上积极寻求新合作,稳步推进贸易布局。2、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在美国国内引发了诸多不满,反对声浪此起彼伏。多个州联名上诉,质疑其加征关税不符合法律法规,美国国内的政治分歧严重影响了关税政策的推行。部分议员即便内心反对,也因政治压力不敢公开批评。7名共和党参议员推动立法,要求关税政策由国会批准,而非总统特权,这足以表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在国内面临强大阻力。而且,美国民众也走上街头游行抗议,关税导致物价上涨,生活成本大幅增加,民众苦不堪言,社会不稳定因素显著增多。反观中国,一旦确定应对策略,全国上下便能齐心协力,展现出强大的凝聚力。3、美国身负巨额债务,在打关税战的同时,还得降低国内债务、优化内部结构,甚至计划撤销教育部等多个部门来削减开支。然而,改革之路困难重重,各利益集团纷争不断,使得美国难以在关税战中制定并实施连贯有效的经济策略。削减开支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增加税收又会招致民众和企业不满,美国政府在关税战和国内经济改革之间进退两难。相比之下,中国没有如此沉重的债务负担和内部改革压力,能够灵活运用财政、税收等政策,有效应对关税战,保障国内产业稳定发展。
4、美国经济过度依赖金融、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产业,制造业空心化严重。加征关税虽短期内或许能保护部分产业,但长远来看,会致使物价上涨,消费者负担加重,企业供应链也会受阻,生产成本大幅提高,进而削弱美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而中国拥有完备的工业体系,制造业基础雄厚,产业链完整。面对关税战,中国企业可以通过调整生产、拓展国内市场、加强技术创新等方式,降低关税冲击,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甚至借此机会提升国产替代水平,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5、美国主要贸易伙伴相对集中,出口产品结构单一,一旦关税战爆发,贸易伙伴的反制措施会对美国特定产业造成沉重打击,出口受阻导致经济增长乏力。中国则积极推动贸易市场多元化,“一带一路”倡议让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往来日益密切,与东盟、欧盟等经济体的合作也不断深化。即便对美出口受到影响,中国也能迅速开拓其他市场,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存度,维持对外贸易的稳定增长,分散关税战带来的风险。从特朗普的态度转变中不难看出,美国在关税战中已尽显疲态。内忧外患、经济结构不合理、贸易市场局限等问题,都成为美国难以逾越的障碍。而中国凭借强大的凝聚力、完备的工业体系、灵活的政策调整以及多元化的贸易市场,在这场关税战中占据了明显优势。美国若不改变策略,失败只是时间问题,而中国的胜利则是大势所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