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新站高新区:产业联动激活一池春水
国际商报记者 李波
近日,总投资约45亿元的新美材料·新站光学功能膜项目在合肥新站高新区正式开工建设。新美材料副总经理杨学锋表示:“新美材料所生产的表涂、保护膜可供应到偏光片企业,PO材料可供应给面板厂,实现就近配套,为新站芯屏产业补上关键一环。”
作为合肥乃至安徽“芯屏”产业重镇,新站高新区已助力合肥新型显示产业基地连续9年荣登安徽重大新兴产业基地榜单。依托新型显示基地的重要载体,新站高新区积极拓展关联产业,奋力打造千亿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同园区新型显示产业联动发展,激活高质量发展“一池春水”。
偏光片是液晶面板第一大主材,其核心原材料由“五膜一胶”组成,用于显示面板的光学膜则是调节LCD和OLED等显示器的光透过率、反射率的关键材料,被称为光学行业的“芯片”。这些关键性的细分材料往往存在很高的准入门槛。
新美材料·新站光学功能膜项目位于新站高新区大禹路与珠城路交口,规划建设5条国际领先的智能化显示材料生产线,包括2条精密保护膜生产线、1条P0生产线以及2条表涂生产线,涵盖了LCD/OLED偏光片以及OLED支撑关键原材料。项目建成满产后,可实现表面处理膜年产能约5000万平方米,保护膜年产能约8000万平方米、PO材料年产能约2000万平方米,这些有技术、有壁垒、有利润的更核心的环节,将弥补国内显示产业的偏光片上游关键原材料短板,与本地区新型显示产业项目形成极强的产业协同效应,提升新站高新区乃至合肥新型显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据杨学锋介绍,2023年,诺延资本联合合肥市产投集团及新站高新区、福州、丹阳等多地国资成立合肥新美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参与并购某外国企业的偏光片材料业务和全部知识产权、设备及核心人员,经过多轮谈判,最终于今年1月完成交割仪式。
从跨境收购到本土落地,该并购项目充分发挥了省、市、区三级政府的产业和基金资源,开启“民营企业主导 国资助跑”的新模式,完成“技术引进、本土创新、产业升级”的闭环,为新美提供了从跨境并购到产线搬迁落地的全周期护航,打造了耐心国资和担当国资的样本。
交割仪式结束后2个月,新站项目开工建设。为加快推动新美材料项目加快落地,新站高新区把盘活低效闲置土地、厂房与招商引资工作有机结合,通过“腾笼换鸟 筑巢引凤”,一举盘活了约245亩闲置工业地块,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水电气网联合报装模式,实现引来“金凤凰”、建强“产业链”一举多赢效果。
针对上游核心材料国产化配套不足问题,新站高新区锚定1324产业战略,围绕“加快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千亿级产业集群”目标,依托省级化工园区载体优势,注册成立安徽省新材料产业主题投资基金,有效联动“资本 平台”,加快新材料产业的细分领域膜材料项目招引落地、发展壮大。
目前,新站高新区内已聚集新美材料、国风新材、先导薄膜、长阳科技、乐凯科技、三利谱、弘道新材料等一批膜材料企业,形成种类齐全、具有一定规模优势的膜产业链。同时,新站高新区正加快建设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的高端光学膜生产基地和高端制造产业园项目,为更多优质企业提供产业空间,通过发展千亿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为“芯屏”产业“添砖加瓦”,持续推动新型显示价值链向高端攀升,加速构建新型显示产业生态,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新型显示产业集群。
来源: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