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少年说|绝对批判如弃履,建设晔晔似扶桑
尼采说过,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顾名思义,在青春之大舞台上,应勇于展现自己,在一浪又比一浪高的时代潮流中,有诸多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面对过往观点,我们要敢于持批判精神,但一味批判却无解决之道,如同用朽木雕刻出来的工艺品,华而不实。由此观之,批判之心,虽人皆有之,但建设之思实可贵。
纵古观今,批判堕士不可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千古永流传的诗句早已烂熟于心。诗人陶渊明乃田园诗之大家,他的时代虽谈不上烽火乱世,却也岌岌可危。若说他是一个绝对的批判者,可他却曾也谏言献策,只是失败过后便没有了后文。他隐居山野田间,将心中理想蘸墨写于文章之中,桃花源记便是典型代表。若说笔墨可以治理国家、助力统治者,那便是人都要去饱读诗书,批判国家治理之道了。可事实亦非如此,理想社会是批判所想,但理想终是理想,靠的是实干精神,实事求是、稳扎稳打才是治国安邦之根本。
建设不易,坚守初心方可胜。路遥,他的创作之路如同她的名字一样遥遥无期。他历经21个不眠之夜,成就《人生》,辗转几番才得以发表。他曾说过,如果人要做一件大事,那必定是40岁之前。于是他走出《人生》的光环,迈入《平凡的世界》。路遥进行实地考察,将陕西生活图景描摹在书中,草稿纸三尺厚,烟灰堆了尖儿,桌上摊满用空的圆珠笔,写完便算完吗?不,得出版,出版社曾多次将他拒之门外,几经漂泊之后,终于成功发表,随之而来的是强烈的反响,他成功了。建设是广泛性的,建设自己的人生之路,亦或是祖国的康庄大道,但不可或缺的是持之以恒的信念。
建设坎坷,乐观向上是法宝。细雨芊芊,点落于店家的青石台阶。“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一道潇洒不羁的身影浮入脑海;“鲜衣怒马少年时,一日看尽长安花”,昔日何其美哉!玄宗为其降步辇、亲调羹,贵妃为其捧砚奉墨,力士亲自为其脱靴,这又何其快意哉!然而纵使这般,也不免于“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宦海沉浮终不得用。但此时的李白却仍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豁达,于花间月下,绣口一吐,竟是半个盛唐。君可见,他乃盛唐的风流,盛唐的风流也皆是他!建设国家之大业,哪怕孑然一生,我们也应向前方看去,怨天尤人也不过是徒增烦恼。
新时代风云变幻,唯有建设之心是永恒不变的。作为新时代青年,应接续奋斗,永葆生机活力,追风赶月向春山!
学校:惠民县第三中学
年级:高一(4)班 刘弘轩
指导教师:刘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