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博物馆把老城街景变成展品,却被人吐槽'没内容'?
“走进连州摄影博物馆,第一眼看到的不是光洁的大理石,而是一堵用碎砖、锈钢筋和烂木条拼成的墙——这些全是老城拆迁时留下的‘垃圾’。设计师故意让裂缝裸露,野草从砖缝里钻出来,雨天甚至能听到滴水声。策展人说:‘这不是破损,是建筑在呼吸。’”
偷走时间的建筑迷宫
首层通道里,菜篮与摄影器材擦肩而过;穿过天台连廊,一步从钢构玻璃顶跨入民国老宅的瓦片屋顶。展厅故意不设导览图,逼你在迷宫般的坡道与悬梯间“迷失”——转角撞见晾衣杆横穿当代影像展,天井倾泻的光斑将游客影子烙进老城记忆。这不是建筑,是一场时空盗梦实验。
楼体设计
在博物馆的首层,建筑师大胆的开房了一半空间以上,除了满足博物馆安检与后勤所需,报告厅所需空间外,几乎对外开放,形成了公共活动的活力空间,主入口也位于老街区的主路,迎接最大的人流量,办公与后勤则放置于相对少人的后街,避免冲突。盗梦实验。
二层是博物馆主要的展览空间,通过长梯将公众活动空间与内部观展空间进行了分流,从二层开始进入博物馆的主要功能体系,二层环绕中间保留建筑改造的展厅进行组织,从二层起,建筑的室内外空间在相互串联融合,在此观展体系中,可以体验到室内室外一呼一吸之间的转换,这样使得室内观展,室外观老街,似乎朦胧之间让街区的片段也变成了展品。
四层主要是办公、阅览室与公共的屋顶剧场平台,到此是建筑的终点,亦或是高潮,原本在二三层观展的过程可以透过半室外走廊观看到老街区的片段景象,到达屋顶之后,可以说一览众山小,由于博物馆在老街中处于较高位置(这一点需要谨慎,在快题设计中,老街区新建建筑尺度其实不宜过于超过周边建筑体量,尤其是高度不宜超过太多,容易被视为不尊重场地),应该在屋顶平台可以眺望整个街区的风貌,是为尾声也是高潮。
“我们不需要永恒,
我们要的就是让艺术像菜市场的青菜一样新鲜腐烂!”
最特殊的博物馆
“如果你还觉得博物馆必须安静庄严,
建议你周末去连州——
带上你的菜篮子,穿最邋遢的拖鞋,
看看艺术敢不敢弄脏你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