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擦亮“新消费”名片 时尚品牌扎堆“出圈”
五一小长假临近,长沙成为不少人旅游的首选地。“热辣滚烫”的网红品牌成为长沙吸引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喝一杯茶颜悦色,吃黑色经典臭豆腐,到“宇宙中心万家丽”拍照打卡,来望城靖港感受古镇风韵,一众新消费品牌“圈粉”无数。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提振消费的背景下,长沙143个新消费品牌扎堆“出圈”,托起长沙“新消费之都”的底座,进一步擦亮“新消费”名片,持续激活夜经济,培育“新夜态”,站上全国省会城市新消费第一方阵前列。
消费领域 “造星”能力独树一帜
3月31日,茶颜悦色江苏常州首店开门迎客,一早门口就有不少“尝鲜”的消费者在等待。这个从长沙“走出去”的新中式茶饮品牌,除湖南外,踏足湖北、重庆、江苏,门店总数已迈过千店大关。
近年来,长沙孵化的一大批新消费品牌纷纷“出圈”,加速“出湘、出海”。果茶品牌果呀呀,去年12月首进一线城市上海;餐饮品牌费大厨辣椒炒肉“席卷”北京,已开出33家店;量贩零食品牌鸣鸣很忙的全国门店总数突破1.5万家,2024年总营收555亿元;“充电宝一哥”安克创新2024年前三季度境外营收158.75亿元……
4月9日,夜幕降临,长沙解放西步行街充满浓浓的烟火气,人流如织。(常婉梅/图)
消费领域“造星”能力,长沙独树一帜,相继孕育了水羊股份、安克创新、盐津铺子、绝味食品等上市企业,宇宙中心万家丽、文和友、兴盛优选等独角兽企业,三顿半、茶颜悦色、墨茉点心局、鸣鸣很忙等未来独角兽企业,还有黑色经典、天鹅到家、绿叶水果等引领型品牌。据长沙市商务局统计,目前,长沙有一定影响力和活跃度的新消费品牌达143个,分布在餐饮、零售、美妆、休闲娱乐、体育、跨境电商、生活服务、原创设计师品牌等行业领域。
截至2023年年底,长沙“新消费”累计融资项目72个,融资总金额超710亿元。长沙站在全国城市新消费第一方阵前列,被称为观察中国消费升级的样本。
培育“新夜态” 持续激活夜经济
新消费品牌如雨后春笋,拔节生长,离不开长沙强劲的消费活力。夜幕降临,无论是在黄兴南路品味烧烤的烟火气,还是在一江两岸灯光秀中夜游湘江;无论是走进剧院、商场欣赏“夜娱文化大餐”,还是走进24小时书店、便利店,用美文美食抚慰凡人心。围绕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目标,长沙持续激活夜经济,培育“新夜态”。
长沙夜经济与“新消费”融合发展、双向赋能,成为“网红长沙”的亮丽名片、幸福生活的生动图景。“长沙城市环境优美、生活惬意、交通便捷,我和同学很愿意来这里工作。”毕业于暨南大学的王瑶选择在长沙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工作,深切感受到在长沙生活可以实现工作和娱乐之间的良好平衡。
新消费品牌成长,离不开长沙的“幸福”底色。连续3年荣登“中国城市夜经济影响力十强城市”。同时,已连续17年获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殊荣。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居中部省会第一,房价收入比保持全国主要大城市最低。“低房价”使得居民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用于消费。近5年,长沙人口总量增加了近百万,进一步推动消费市场的繁荣。
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和强大的制造业基础,也为长沙的经济提供了坚实基础。2024年,长沙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268.78亿元,同比增长5.0%,首破1.5万亿元。除了工程机械、汽车等主导产业转型提质增效外,一批新兴产业、重点行业对经济的拉动力持续增强。2024年,长沙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97.71亿元,同比增长4.2%,居全国第十四位。
政策护航 首创“1 3”消费模式
品牌成长的背后,是优厚的大环境给予的养分和空间。近年来,长沙市委、市政府陆续出台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实施意见和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实施“新兴消费业态培育工程”,引导新消费品牌发展。长沙在全国首创“1 3”新消费产业服务模式,围绕产业研究、企业服务、资本加持等方面形成服务闭环,为新消费品牌在长沙生根开花、枝繁叶茂提供了土壤。
阳春三月,长沙市望城区靖港古镇吸引游客纷至沓来。(金歌/图)
长沙市政府持续通过节会扩内需、促消费,则是新消费“长红”的密码。2024年,长沙精心策划“消费促进年”系列活动,铺排重点主题促消费活动100场,实现线上线下销售超300亿元。“福满星城”购物消费节连续举办17届,持续点燃消费热情。
长沙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1月发布的《长沙市提振消费十大行动方案》,长沙将持续优化品牌孵化培育体系,支持建设新消费品牌孵化基地,为初创品牌提供共享办公场地、人员培训、资源对接等服务。通过一套“组合拳”,推动发展新消费势力,助力长沙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肖雪 常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