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核安全的“忠诚卫士”杨义平:和同事全天候驻守核电现场,紧急状态时无畏艰险、逆行而上
4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系列中外记者见面会的首场见面会,五位生态环境领域的代表与大家见面交流。生态环境部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核设施监督二处处长杨义平是参加见面会的代表之一。
▲杨义平图据中国网
台风、地震要逆行而上
核安全出不得事,也出不起事
杨义平是生态环境部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核设施监督二处处长,她所从事的工作是核电厂的驻厂监督,目前负责监管三门核电厂、金七门核电厂的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还先后监管过秦山核电站、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全球首堆,以及中国核电名片“华龙一号”核电机组。
杨义平说:“安全是核事业发展的生命线,我和我的同事们就是核安全的忠诚卫士,我们全天候驻守在核电现场,365天、24小时应急值班,春节、国庆等节假日,我们守护着万家灯火。”在台风、地震等紧急状态时,杨义平和同事们更是无畏艰险、逆行而上。
核电现场监督需要日复一日的坚守,杨义平介绍,在每一天的工作开始前,他们会戴上印有国家核安全局标识的白色安全帽,穿上反光背心,整理好衣装。“这对我们来说就像是一场庄严的仪式,代表着保障核安全的使命和决心。”
▲(资料图)秦山核电基地图据视觉中国
穿戴好装备,杨义平就开始穿行在核电厂的钢筋混凝土之间,下泵坑、巡核岛、攀爬脚手架,开展人员访谈、执法调查,排查每一项安全隐患。她说:“核安全容不得一粒‘沙子’,我们对弄虚作假、违规操作零容忍,用忠诚坚守确保核安全万无一失。”
杨义平说,核安全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底线工程,事关国家安全,出不得事,也出不起事。作为一名现场监督员,驻厂监督是核安全监督的第一道防线。“我们日谨一日地在现场开展巡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排除潜在风险,以确保核安全万无一失、绝无一失,这是我们必须要完成的硬任务和必须担负起的历史使命。”
在无数杨义平这样的核从业者们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核电厂核安全业绩长期保持良好,公众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安全也都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杨义平说,有了安全这个大前提,核事业才能积极有序地发展。核电是清洁低碳高效的能源,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安全监管部门,也要站在美丽中国大局中统筹安全和发展,做好监管工作,既要严格监管,也要热情服务,以高水平的安全助力核事业高质量发展。
消除公众“恐核”心理
“核你一起”志愿团队科普增进科学认知
杨义平多次参与核安全科普宣传,参加第十二届“魅力之光”核科普活动“科学家精神与女性力量”主题对话,提升公众核安全科学认知。
杨义平告诉记者,因为核的特殊性,公众都觉得很神秘,了解得不是很多,可能部分人还有“恐核”心理。其实,核能的开发利用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比如一个核电基地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全部投用后,年发电量可以达到500多亿度,相当于一座千万级人口城市的全年用电量。
“我们生活中的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等,很多都是通过辐射消毒灭菌的,还有核医学诊疗,比如X光、CT、放射性药品、质子重离子等拯救了很多病患的生命。”杨义平介绍说。
杨义平介绍,为了增进公众对核的科学认知,他们广泛开展核科普活动,成立了“核你一起”青年志愿服务队,每年寒暑假期间,为上海的爱心寒暑托班开展核电科普课程,先后覆盖了30多所学校2000多名小学生,越来越多的核安全种子正在生根发芽。
红星新闻首席记者 吴阳 北京报道
编辑张寻 责编 冯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