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缺钱的奥克斯,押注港股

文 / 老鱼儿

编辑 / 杨旭然

奥克斯电气再次申请上市,这家老牌电器企业从未停止尝试过对资本平台的谋图。

2025 年 1 月,奥克斯电气向港交所递交聆讯资料,拟于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中金公司担任独家保荐人。

这是继新三板、A 股之后,奥克斯电气再次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

早在 2016 年,奥克斯的中央空调业务曾在新三板挂牌。不过,这家空调巨头显然不满足于将一小部分业务推送上市——尤其还是在规模狭小且流动性差的新三板市场。仅一年之后,这部分业务就宣布退市了。

2018 年,奥克斯电气重整旗鼓,将空调业务进行了整合,筹划在 A 股上市。2023 年中,奥克斯完成辅导工作,但之后就偃旗息鼓,再没了消息,7 年之功虎头蛇尾。

奥克斯 " 三顾 " 资本市场,心意迫切。一方面是需要新的资本支持,以让自己在存量的家电 " 红海 " 中活下去,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目前的负债率实在太高,需要用股权融资置换债权融资。

众所周知,奥克斯在空调市场的异军突起,最大的秘诀只有两个字:低价。

2001 年,奥克斯发起了 " 爹娘革命 ",即所谓的 " 免检是爹,平价是娘 ",将 40 多款机型价格狂降 30%。2002 年,奥克斯又发布了《空调成本白皮书》,大胆公布了空调成本,称一台 1.5 匹冷暖型空调成本只需 1800 元,并再次带头降价。

低价让奥克斯空调迅速抢占了市场,但是低价带来的并不是高性价比,而是低价低质。这给奥克斯带来了不少的负面评价。不仅竞争对手公开 diss,而且来自消费者的投诉也较多。

2019 年 6 月,格力通过官方微博和公众号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实名举报奥克斯生产的空调不合格。2020 年 4 月 12 日,调查结果正式出炉,格力举报一事属实,宁波市市场监管局向奥克斯处以 10 万元行政处罚。4 月 13 日奥克斯发布致歉声明,承诺给予购买相关型号、批次产品的消费者赔偿,提供退货、置换新机等选项。

此外,奥克斯的低价还被曝出是建立在侵犯其他公司知识产权基础之上。公开信息显示,2017 年至 2023 年 4 月,格力电器共 27 次起诉奥克斯专利侵权,均胜诉。奥克斯也曾起诉格力电器专利侵权,但最终未获得法院支持。

没有自主知识产权,一味低价抢夺市场,带来的必然是消费口碑的下降。在黑猫平台搜索 " 奥克斯 " 关键词,共有超过 5000 条投诉。

低价策略还有一个重要的副作用就是赚钱能力会相对孱弱。长期以来,奥克斯电气的毛利率低于行业中位值。加上近些年来小米等品牌的崛起,奥克斯空调的价格优势也逐渐被削弱。这意味着其市场空间被日益挤压。

后期,奥克斯电气及时实施了出海战略,并迅速将海外营收占比提升至 45%。但考虑到海外生产普遍采用的代工模式,并且综合成本相对较高,奥克斯电气的毛利率仍然缺乏气色。

2022 年、2023 年,奥克斯的销售毛利率分别为 21.3%、21.8%。以 2024 年三季报数据为参考,奥克斯的销售毛利率为 21.5%,低于 26.76% 的港股家电行业中位值,也低于主要竞争对手。

从资本市场获得资金,对于如今的奥克斯来说真的太重要了,因为截至 2024 年 9 月底,奥克斯电气的资产负债率达 84.6%。

根据招股书来看,其货币资金为 36.96 亿元,对应的长短期债务合计为 27.46 亿元;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 34.38 亿元,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 97.48 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 28.96 亿元。

尤其是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从 2022 年的 54.36 亿元,迅速增长到 2024 年前三季度的 97.48 亿元,几近翻倍。

面对巨大的债务压力,奥克斯电气推动上市融资的迫切心情可想而知。

不过,企业上市,始终不是为了救急,而是为了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否了,就有拿投资者的钱拆东墙补西墙的嫌疑,因此港股融资 + 出海扩展,显然成了奥克斯最值得进行的下注。

只是,奥克斯需要给出充分的理由,证明自己还没有掉队。